2016/7/20

瑜伽扭轉體位法排序原則

馬可.史蒂芬(Mark Stephens):《瑜伽體位法排序:設計多樣的瑜伽課程》(柏克萊,2012),〈第三章:體位群排序原則〉(沈建宏/節譯)

§

扭轉體位法舒適地深度發揮核心肌肉,刺激並滋養體內器官,特別是腎與肝,同時也為脊柱創造更大的彈性與自由,並拉開胸部、肩膀、頸部還有髖部。像脊椎扭轉式(Jathara Parivartanasana)這類積極脊柱扭轉式(active supine twists)可以強化腹斜肌,而腹斜肌在許多含有旋轉運動的體位法裡(像是側三角式〔Parsvakonasana〕或聖哲阿斯塔瓦卡式〔Astavakrasana〕)是最重要的肌肉群。常做扭轉有助於維持脊椎軟組織的正常長度與彈性,也有助於維持椎間盤還有脊椎小面關節的健康,又可恢復脊柱的自然運動範圍(fn)。
     
就像是個美麗的詩意弔詭,我們可以發現,愈是扭轉我們的身體像個椒鹽捲餅,我們就愈是易於舒展沈積的生理張力與蘊含於內的情緒張力。在釋放張力的同時,扭轉也可以帶給身心更為中性和薩陀狀態(sattvic state,〔或譯為清明〕)。因此,扭轉體位法既非一般的暖身也非冷卻,而是兩者兼具:就它從身體相對冰冷的狀態引導而言,可說是暖身;從它就身體相對暖熱的狀態引導而言,可說是冷卻。這些特質讓我們可以把扭轉放在既定的續列中不同的地方。

在排序扭轉體位法時⋯⋯

  • 在練習所有扭轉時兩邊都要練習,才能促進平衡。
  • 在練習的暖身部分還有攀峰體位法裡頭逐漸安插扭轉,以緩和在不同體位法群間轉換時產生的張力。
  • 脊椎扭轉式(Jathara Parivartanasana)的動態扭轉動作有暖身功效,也可以在釋放張力的練習裡面練習,也可以在攀峰體位法裡頭當作維持體溫。
  • 站姿扭轉對於教導如何穩定骨盆和脊椎長度是很合宜的,也很適合用來預備坐姿扭轉,因為坐姿扭轉也需要同要的穩定著地與拉長脊椎的要素。教導扭轉三角式(Parivrtta Trikonasana)和深度側邊延展式(Parsvottanasana)以預備坐姿扭轉,像是坐姿扭轉式(Ardha Matsyendrasana)、聖哲巴拉瓦伽式(Bharadvajrasana)還有聖哲摩利奇三式(Marichyasana C)。
  • 以前彎、後彎和側彎來釋放軀幹的大片表層肌肉,讓脊柱小肌群的深層部位可以更易於且全面的扭轉。
  • 扭轉作為中和的體位法對於平復焦慮和釋放昏沈有絕佳功效。
  • 扭轉可以在前彎和開髖的深度放鬆續列後,適度刺激神經系統並喚醒能量。
  • 相較於其他體位法群作為暖身預備的體位法中,扭轉對於預備後彎效果絕佳,也非常適用於後彎後開啟中和體位法(包含靜心)。
  • ::扭轉在後彎和前彎之後特別對於中和脊柱而言效果絕佳::。
  • 在不同的非扭轉體位法裡頭,也可以創造性探索扭轉,像是在椅子式(Utkatasana)、勇士式(Virasana)、牛面式(Gomukhasana,可省略手勢和::forward fold::)、::Ardha Prasarita Padottanasana::與手拉腳單腳拇趾伸展式(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)。
  • 溫和地操練扭轉可收冷卻之效,也要整合到進入攤屍式(Savasana)的進程中練習。不過,在進入攤屍式之前,可做一些對稱前驅的扭轉,像是坐姿背部伸展前彎式(Paschimottanasana)以進一步釋放脊柱的張力還有在練習單側扭轉時產生的不平衡。
  • 在密集練習扭轉之後,探索下面的中和體位法:
    • 對稱前彎式像是坐姿金字塔式(Upavista Konasana)以拉正髖部與雙腿。
    • 臥躺束角式(Supta Baddha Konasana)以進一步從髖部釋放,並開啟橫隔膜附近的空間還有打開心胸。
    • 像肩立橋式(Setu Bandha Sarvangasana)這種簡單的後彎可以進一步開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